1、机构没有使用数字化的决心:大部分教育机构校长和老师,都是从学校、幼儿园老师,专业老师转变而来,缺乏经营管理理念,商业管理运营经验。大部分机构一间教室,几个教学配件,就能够进行教学和授课。排课,签到,消课,收费都是手工进行,授课老师还经常是兼职老师,不愿从事非教学上的工作。学校管理上只靠个人支持。使用软件进行管理,需要统一内部意见。一个IT系统的上线,在任何组织内部,都会遇到转型痛苦,在上线前老师只需要记录一下上课学生,记录下来交给校长,由校长进行合计和消课。用软件的时候,大部分老师对使用软件能力比较弱,会觉得不适应,此时需要机构统一意见,大家一起学习适应数字化的管理方式。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行管理需要克服学习曲线的陡坡。
2、管理流程上不规范规则混乱:教育机构情况复杂,每个机构实现的课程计课方式都有不一样,消课方式也不一样,我们收集到的大体会有三种方式:A、按照课时计算,这种一般是艺术类机构、兴趣类机构,学生不用紧跟课程进度,有事不来就不消课。B、按照有效期计算,这种一般是K12,文化补习课等类型的机构,学习需要紧跟进度,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消费完购买的课程。C、课时和有效期同时有效,学可以按照课时计课,但是也有期限上的要求,一般早教或者阅读类机构也会使用这种方式。每个机构有自己细节的计课规则不同,在使用软件上需要能够匹配管理上需求,在自己的管理也需要略微调整适应数字化的规则。并且不能像纸笔或者excel管理上稍微修改即可,需要准确记录情况,完成流程。